再不抢滩国内游,今年就揭不开锅了

来源:迈点网    2020-04-23

昨天外交部发布了一则“郑重提醒”,中国公民要充分评估当前国际旅行所带来的交叉感染、滞留国外等严重风险。在国内的暂勿出国旅行,在国外的避免跨境流动。

疫情一日不结束,境外游就难以重启,相比起国内正蓬勃复苏的旅游业,旅企、旅行社、从业者,都必须开始艰难转向。

13个出境目的地受重创

境外游的元气还要伤多久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境外游“凉凉”基本已成定局。

疫情影响下,旅游业受冲击已成定局,4月16日,携程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在接受时代周报等数家媒体采访时表示,疫情打击下,旅游行业整体国际机票等业务版块几近归零,高星酒店业务也仅恢复到疫情前约30%的规模。

而根据浩华管理顾问公司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市场景气报告》显示,13个出境目的地市场业绩预期均遭遇史无前例的打击。

2020年上半年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景气指数同样出现巨幅下滑,至-117,较去年同期暴跌124个指数点,达历史最低。以景气指数最低值为-150而言,疫情对出境旅游市场信心的冲击之大不言而喻。

受访者、从业者普遍也对出境游的恢复表示悲观,仅有23%的受访者认为将持续三个月以下;而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疫情影响时长为4至6个月;此外,分别有23%及2%的受访者认为影响周期将持续6至12个月及12个月以上。总体而言,接近八成的受访者表示影响周期将至少持续四个月以上。

行业所受的影响,被分摊到了每一个企业、个体头上。

以境外游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开始裁员、做微商、开直播、出预售产品、转境内游……各种时下旅游业自救的方法,都被他们用了个遍,正如一位从业者所说,“在变化中去适应变化,这是我们的主题,顺势而为,也能看到危险,也能看到机会。”

出境游短期难以恢复,不少企业开始了“软启动”,包括逐步恢复签证办理,主要集中在对于之前囤积的签证未出签的情况或短时期内有紧急出行需求的情况;在主营业务暂停的情况下,开拓新的营收增长点,如凯撒旅游仍在推进免税项目,为未来布局打好基础,众信旅游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海外移民、游学留学、货币兑换、购物退税以及新电商零售平台都是目前在做的新兴业务。

需要相信的是,出境游市场增长潜力依旧强劲,长期发展利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现在的不确定,也只是暂时。

国内游加速复苏

五一出游或创新高

对比境外游的不确定,国内游则已经走上了一条充满希望的复苏之路。

清明小长假被视为国内游复苏的一个“起点”,尽管有一些景区由于游客扎堆引起管理热议,但也算给出了一份提振信心的成绩单。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20年清明节假日旅游市场研究报告》称,2020年清明假日期间全国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4325.4万人次,同比减少61.4%;实现旅游收入82.6亿元,同比减少80.7%。

中国旅游研究院与中国电信大数据客流监测显示,清明节假日期间,新疆、青海、吉林、云南、西藏、安徽、广东、四川等地旅游市场复苏较快,游客量恢复至去年清明假期的5成以上。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酒店在清明节期间,迎来了久违的满房。

五一假期出游在OTA上搜索数据也体现了游客的出行意愿,携程发布《2020“五一”旅游消费新趋势大数据报告》称,五一出游人数将创新高。《报告》数据显示,截至4月中旬,今年五一小长假交通出行量环比4月增加353%,出行总人次增加282%。携程平台旅客预订“五一”期间机票量一直大幅递增。

此外,景区方面,五一期间,全国景区开放数量将创新高,总数超过4000家,携程门票销量环比增长94%,景+酒套餐销量环比增长100%以上。

携程预计,在一系列利好加持下,“五一”出游人次有望创造新高,总数达到清明2倍以上,出现今年首个真正的旅游小高峰。

形势驱使下,国内旅游业,包括景区、旅行社、酒店、餐饮,都早已做好准备,抢滩国内游。

抢滩国内游

大企业们早已嗅到了商机。

前段时间,三亚市政府与复星旅文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复星旅文还与三亚市政府就进一步打造三亚亚特兰蒂斯项目升级版——“三亚﹒复游城”项目达成共识,未来将加大在三亚的投资。

尽管复星旅文国内旅游目的地营收受疫情影响下降,度假村、酒店纷纷关闭,但也走在了复苏前列,亚特兰蒂斯酒店、地中海度假村已经成为了不少游客们,尤其是家庭游游客走出家门的第一站。

境外游业务受损的OTA们,也纷纷加码国内游业务。

携程通过线上直播,与三亚、贵州、湖州、深圳等国内多个旅游目的地开展合作。

美团的酒店、门票度假两个团队率先在行业内建立公约,分别联合中国饭店协会、全国绿色饭店工作委员会发布《中国酒店客房防疫自律公约》、在中国旅游景区协会的指导下发布《中国旅游景区防疫自律公约》。这两个公约是中国首个酒店旅游业的防疫公约,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商家的防疫操作、建立了行业标准。

途家民宿则提前开启五一放价“周边游趣住Ta家”活动,通过优质民宿五折起、“1元抵100元”尖叫红包等特惠福利,为消费者出行提供更全面的高性价比高品质民宿产品。

景区也没有闲着,提前做好整改提升,譬如宋城演艺就在推进新项目工程建设,存量和新项目都为迎接疫情后的旅游市场修复做准备。

一时之间,国内游折扣、直播、预售、政策齐飞,成为了撕破疫情阴霾最亮眼的光。

国内游的机遇在哪里?

尽管国内游如今已是多家争抢的市场,但正如我们所说的,很多业务、资源原先都不在国内游的,盲目转型反而容易在抢滩的时候被“拍死”在岸上。

因此,这几个国内游的机遇,或许可作为参考。

① 重视“品质旅游”

事实上,很多游客选择境外游,除了体验异域风情之外,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国外旅游的体验更好,且更有个性。

国内旅游很长一段时间,是靠着金山银山的老本,带着游客“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只能说游览,谈不上体验。而随着一大批出境游客转向国内,必将倒逼国内游的品质升级。

因此,游客对于目的地旅游价格、交通服务、餐饮服务、住宿服务、购物服务、娱乐服务、景点服务、公共服务等环节的质量感知,以及对目的地居民友好程度感知、对旅游营销的评价、对投诉处理满意程度等指标,都应纳入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范畴。

只有保证了旅游的品质与体验,才能让国内游更进一步,吸引更多游客。

② 周边游可作为转型试探

疫情带来的对卫生安全的不确定性,周边游、自驾游成为出行的主流方式,在OTA平台上,本地玩乐产品,和4天3晚、3天2晚跟团周边游搜索量与预订量显著增长。

虽然对于不少本地人来说,周边的吸引力其实并没有那么大,但是如果有足够特别的风景、住宿,还是值得出行的。

有报告显示,主题游、“约个向导带你游”已成为“新宠”,近期当地向导产品订单量环比3月增长近3倍,销售额增长2倍。

因此,对于转型初做国内游的企业、平台来说,可以去挖掘周边游的主题、特色,避开大部分旅游路线,借此突围。

③ 旅游+直播依然是当下“种草”首选

旅游直播的效果,已经在众多OTA、酒店的实践中给出了答案,直播能够让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提前“种草”,这不仅能影响产品长远的销售增长,还将进一步推动消费者出游意愿的恢复。

这也是众多平台大力布局的一个方向,譬如携程携程近两年来不断加大在短视频、直播等内容领域的布局,疫情特殊阶段也让其“旅游+直播”业务迎来了深化发展的窗口期;马蜂窝方面表示,目前联合旅行达人、目的地、景区及平台商家,通过视频直播、图文直播等方式,也可以将路线推荐、旅行必备品、景点讲解、拍照攻略等展示给游客,目前直播的内容已经涵盖了境内外上百个目的地。

无论是对于OTA、旅行社,还是对于景区、酒店,直播能让更多潜在游客看到自己。

另一方面,90后、00后等新世代人群已经成为出行的绝对主力军,他们更能接受直播、预售等新的营销方式,也带动了旅游相关产品不断创新。

④ 看好“度假游”等体验性旅游产品

正如梁建章所说,目前来看,国内休闲度假等注重体验性的旅游产品,以及历史文化等富有创新特色主题类旅游产品,或能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度假游是此次旅游业复苏最快的业态之一,以海南岛为代表的休闲度假类目的地,成为“旅游心愿目的地”、“国内景区复兴指数”双料冠军。

携程平台上销量排名前40的产品,几乎囊括了全国各地最好的度假酒店,从三亚嘉佩乐、艾迪逊、美高梅,到位于长三角的杭州开元森泊度假酒店、千岛湖洲际、上海崇明金茂凯悦、安吉君澜度假等,再搭配当地玩乐项目与知名景点,品质越高卖的越好。

更乐于享受和体验的90后、00后,或是带着孩子的亲子游家庭,都亟需在疫后来一次“说躺就躺的旅行”。

求变,是每个旅游从业者与企业不变的主题,疫情的影响,让变化来得更加剧烈,学会在变化中成长的,才能活得更好。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悠游网
酒店活动
图片资讯

Copyright C 2007-2025 www.yoyow.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10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