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贵阳市中,车程接近两个小时的地方,坐落着黔南州龙里县湾滩河镇营盘村木马苗寨。
这是一个以苗族为居住地的偏远自然村。因全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业与养殖业,人均收入仅有1550元,这里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务工,留下年迈的老人抚养多个年幼的孩子。
此次前往木马小学的捐助行程由贵阳南岳假日酒店发起,在事先询问校方孩子们的帮助需求后,“校服”是这次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同时带去一些与往常“不太一样”的课程互动。
在校的230名学生中,有超过85%都是留守儿童,与兄弟姐妹们住在一起,由爷爷奶奶抚养。其中几位学生为独居,除在学校可以解决的午餐外,都是自己做饭生活,偶尔有亲戚看望照顾。对这几位学生,学校会时常前往他们的家,带去可以较长时间储备的粮食,如土豆和泡面,但肉类和蔬菜的供应,是不固定的。
说起这次活动捐赠的校服,罗校长非常激动,“这是孩子们的第一套校服”。
贵阳南岳假日酒店负责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捐赠校服意义的看法,“这远不仅仅是给孩子的一种关爱”。
学校地处偏远山区,学生人数并不多,更需要一件能够团结统一,加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物品。校服作为学生身份的特征标识,是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在学校中统一着装,让每一个孩子都意识到自己是一名“学生”,正在接受教育,更有利于提升孩子们的自信心,并由此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
酒店活动人员在为孩子们试穿校服的时候说到,“这里的孩子都太瘦小了,按年龄准备的标志尺码校服对他们来说都太大了”。
不过这些都不足以减少孩子们拿到校服的喜悦,“老师!我的衣服好长,但是我明年还能穿!”
才刚拿到校服的孩子们,就已经和老师约好,明天要全部穿上跑操。
因为设备和孩子们的教育水平差异,木马小学从三年级才开始英语授课,且音乐和美术课的教学方式非常有限。因此,南岳活动人员便决定以一种“不同以往”的教学方式,在每个班级开展课程教学。
在大家都参与活动,沉浸在欢乐中的时候,一个站在角落默默擦去眼泪的小男孩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走过去问他怎么了,他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了好几遍“妈妈”,原来他是想念长时间在外打工没有回家的妈妈了。
我们想,可能这种热闹对留守儿童来说的另一种意义,便是温暖。而家的温暖,是他们最想要,却最难以完成的心愿。
木马小学对孩子来说是家,除了学习,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吃喝拉撒。而这里没有任何一位老师只教一个科目,他们承担的是父母的责任。除了校长,我们也与这里不同工龄的老师和孩子们聊了聊他们的想法和心愿:
木马小学每个班都有一面“心愿墙”,老师们会不定时的发便利贴给孩子们,把他们当时最希望完成的愿望写下来,然后贴在墙上。老师会在放学后一一查看,尽量完成那些他们能完成的心愿。但最多的,还是有关爸爸妈妈。
在我们与木马小学告别的时候,南岳负责人与罗校长聊起来这次活动的后续安排。孩子们将在7月5、6日考试,大约在7月10日出成绩。南岳希望能在暑假期间能有个机会,带一些孩子走出大山,去贵阳看看,看看那里的城市建设,走走更宽更远的马路,尝尝书中的炸鸡和冰激凌。
因为这些孩子去过最远的地方,不过是村寨两公里外的市集。
尽管现在的中国已经完成贫困县全部摘帽,但据估计,贫困留守儿童的数量仍超千万。其中四川、安徽、湖南、河南、江西、湖北和贵州为主要的农村留守儿童地区,占全国总数约70%。
“企业社会责任”(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强调对环境、消费者、对社会的贡献)一词的提出,让越来越多有号召力,有能力的企业将捐助视角转向这些山区儿童。作为洲际酒店集团旗下的南岳假日酒店,希望也能作为贵州优秀企业中的一员,承担起这份责任。
究竟什么是好的公益?
我们想,对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其中一条也可以是南岳负责人对此次捐赠活动的概括,“公益最需要的不是资源,而是使命。长远有规划的公益,才是我们正在做的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