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完成了获得的过程,多巴胺就不再为我们提供兴奋感,如果当下体验的满足感,无法补偿多巴胺消散带来的损失,我们就会觉得不值,亏了,以至于觉得后悔。————《贪婪的多巴胺》。
有数据指出:2021年餐饮市场总值接近4.7万亿,几乎接近2019年的规模,行业已逐渐走出阴霾。尽管有动荡和波折,但餐饮行业表现出极大的韧性。
相比于社会餐饮,酒店的投资人大多把酒店餐饮当成了鸡肋,你可能经常听到这种声音:“餐厅都不赚钱,早餐都是房费送出去的”,“厨房那些人都没事做,餐厅停业算了”,诸如此类的槽点,让酒店餐饮难以为继,很多连锁品牌也被迫选择了只保留早餐,不做中晚餐。
而事实是这样吗?按马斯洛需求的理论,人们的最低级的需要: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它们在人的需要中最重要,最有力量。
这与我们酒店的基本服务,吃顿好饭,洗个好澡,睡个好觉,相得益彰。然而,在最低需求中,我们不断的缩小了客户享受服务的范围和权力。
左手举着私域流量的大旗,右手不断砍掉与客户连接的方式。
2月1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其中,餐饮业纾困扶持措施共计7条。政策表明服务业,包含住宿和餐饮,都将迎来一轮新的支持,“长期抗疫”的能力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备能力,在众多的支持政策中,笔者觉得从三个方向,开拓思维,建议用餐饮与消费者形成紧密连接,提高社交属性。
(一)
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餐饮企业,给予阶段性商户服务费优惠。——《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
酒店为了解决外卖配送的无接触服务,有的设置专门的外卖取送台,有的利用机器人,然而,原本的酒店,我们是有餐饮服务的能力的。当我们为了转化客人为自己门店的会员,绞尽脑汁的送礼物,说好话,却没有满足他的最底层需求。如果能改善客人躺在我们的床上定别人的外卖这个现状,我们或许可以解决私域流量获客渠道单一的窘境。
(图为某平台团购餐券后预约情况)
当然这个时候还会有投资人说,我们跟社会餐饮的区别,没有专业的大厨,没有特色,不会有人喜欢,笔者认为,出品是要经过设计的,比如某店的特色早餐,参照广东早茶的形式,集合了当地的著名小吃,成本低,内容丰富。在满足客人的食物需求后,从而产生愉悦及复购。
(二)
鼓励餐饮企业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地方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对老年人助餐服务给予适当支持,不得强制餐饮企业给予配套优惠措施。
——《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
这条政策无非是一个政策的福音,关注空巢老人,解决民生问题,并且支持且不强制优惠,也就是说政府要付钱扶持。如果没有产品辅助,任凭我们高举社群文化的大旗,仍旧无法吸引来目标客户,作为酒店,理想的状态希望本地客人看到我们的责任和担当,提高本地的口碑。希望更多人宣传我们的亮点,打造线上的口碑,而我们真正能做到的酒店凤毛麟角,推荐餐饮执照分开的企业,用轻餐饮为工具,用酒店餐饮的品牌属性,严把质量关。杀入社区空巢老人助餐这片蓝海。连接属于自己的私域流量。服务60后,解脱80后,引流Z世代。数据表明,Z世代更博爱,并且更喜欢传播责任感。
(三)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推出五大方面20项重点举措,同时不少地方出台一揽子促消费政策措施,包括发放消费券、举办消费促进活动等。从消费刺激角度来看,旅游酒店、商贸零售、食品饮料等行业有望率先受益。 ——《同花顺报道》
疫情发生的时候,社会餐饮面临着开门关门的大起大落,但是与此同时,也是复苏迅速的一种业态,南方一些星级酒店推出了酒店的套餐团购,特色早餐团购,通过早餐,客人可以参观该酒店的设施,客房,体验一下该酒店的服务。作为跟客户私域流量的高效链接,特色早餐是个非常好的突破口。满足食欲,来产生愉悦,刺激传播。我们自己即是经营者,也是消费者,可能一整天的好心情,都在早餐里。
回想2019年,没有外力作用影响商务的出行,很多酒店,兢兢业业的做着自助餐,商务餐,随着疫情的影响,成本的增加,劳动力的闲置,政策的禁止堂食等,让我们丰富的早餐变成了简餐,简餐变成了路早。当我们回顾老客户的流失,私域流量的开发,高举流行大旗的时候,不妨想想我们丢掉了什么,《贪婪的多巴胺》一书中有一句话,或许可以解释客户流失的心理:“一旦完成了获得的过程,多巴胺就不再为我们提供兴奋感,如果当下体验的满足感,无法补偿多巴胺消散带来的损失,我们就会觉得不值,亏了,以至于觉得后悔。”
疫情消散,百业待兴,左手私域流量,右手做好服务。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