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豪或放弃喜达屋 开启全球“打土豪”模式

来源:meadin    2016-03-30

万豪或将放弃收购喜达屋。把战略由“鲸吞”转向为“蚕食”。其实自从安邦横空出世地插足,万豪面对这位人傻又多金的土豪,自知并购计划已经无望。第二次加价行为已经属于一次“佯攻”。此举有二个目地:一是,最大限度的努力尝试并购成功,就算不成功也可斩获更多"分手费",为日后职业经理人人才争夺战作准备;二是,增加安邦的整体运营成本,使之加快对"优化组合"喜达屋酒店步伐。

根据华美机构赵焕焱提供数据,喜达屋酒店2015年一季度净利润下降27.74%至9900万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净利润为1.37亿美元;每股收益为58美分,低于去年同期的71美分。2015年二季度营业收入14.8 亿美元、同比下降3.8%;净利润1.36 亿美元、同比下降11.11%。201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14.3亿美元,同比下降 4.0%;净利润 0.88 亿美元,同比下降 19.3%,喜达屋经营连续8个季度下滑。 从近年来喜达屋酒店经营业绩上看,已是日落西山。如果放在善于酒店经营的万豪手里,即可展现露另一番景象。但是放在不善此道的外行人手头。众所周知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由此,可以知道万豪放弃收购,决不会吃哑巴亏,而是真金白银地赚取了实惠,而这仅仅只是开始;更大的实惠还在后面。万豪必将在全球未来酒店市场的争夺战中,处处打击“土豪”。

首先,从“人才战”开始。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价值观的不同,会导致一部份高级管理人才的流失。利用安邦送的“分手费”,聘请走喜达屋酒店有价值的职业经理人。利用喜达屋酒店管理人才缺失的漏洞+安邦收购价格过高,势必造成喜达屋酒店运营成本的提高。最终,导致酒店管理不善,经营业绩不理想。加盟业主便会与其解约(或因合同到期不再续约)。到时,曾经离开的职业经理人们又可以回到自己熟悉的岗位,只不过那时怀里揣着的已是另个名片而已。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悠游网
酒店活动
图片资讯

Copyright C 2007-2025 www.yoyow.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10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