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文旅板块的华侨城入主了风马牛不相及的易见股份,一个致力于供应链管理的公司能为华侨城带来什么?
“荣升”国企
近日,易见股份(600093)发布公告,云南世博旅游集团向九天控股增资40亿元取得九天控股40%股权,从而间接持有九天控股37.17股份,易见股份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国务院国资委。
世博旅游集团的背后实际上是华侨城集团,或者说华侨城集团正在通过世博旅游集团展开一张复杂的云南战略布局网络。
2016年12月,华侨城通过全资子公司华侨城(云南)投资有限公司,以74.6亿元的价格获得了世博旅游集团51%的股权,同时间接持有了云南旅游(002059)49.52%股权。
据了解,易见股份原本的实际控制人为持有九天股份51股权的冷天辉,除了是原本易见股份实际控制人,还是云南知名煤矿、地产企业家,曾经多次上榜中国胡润富豪榜。
根据易见股份的公告显示,冷天辉及其一致行动人冷天晴目前持有的九天控股股份比例为60%,依旧超过世博旅游集团的占比,但冷天辉及冷天晴同意保证世博旅游集团获得九天控股实际控制权。
显然,面对用40亿元诚意强势敲门的世博旅游集团及其背后国资委主导的华侨城集团,九天控股和易见股份的原高管团队乐见其成。
这样的默契显然不是短短几天的协商培养出来的。早在5月16日,易见股份就发布了相关公告,称大股东九天控股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并最终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
不过,令绝大多数投资者大跌眼镜的是,最终与九天控股和易见股份达成联姻的是国资委,而新郎竟然是华侨城。
主业分歧
易见股份目前的主营业务与华侨城看上去如隔山海。
根据易见股份2016年年报显示,其95%的业务收入来自于供应链管理业务,当年营收为153.8亿元。尽管营收相当可观,但毛利率仅为3.94%。
易见股份方面介绍,“公司的业务模式是基于区域内具有强信用的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及服务,通过提供资金流、信息流促进物流和资金流加速流转,提高相关各方经营效率。”
实际上,易见股份原名禾嘉股份,原本是主营汽车零配件的企业,但近年来正在逐渐剥离汽车零配件业务,转型至目前的供应链管理企业。
据独立投资人金米透露,“易见股份的供应链管理业务主要针对有色金属及煤、铁等大宗商品行业,而其大股东九天控股本就是云南区域煤炭等大宗商品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因此转型顺风顺水。”
然而,即使是翻遍了易见股份的业务范畴,依旧很难与华侨城联系起来。
根据华侨城A公布的2016年年报,其在2016年通过房地产业务取得营收189.44亿元,占总营收53.54;通过旅游综合业务取得营收160亿元,占总营收45.24%。
仅从营收上来看,易见股份营收153.8亿的供应链管理业务似乎也显得举足轻重。但不可忽视的是,华侨城这两项各顶半边天的业务毛利率分别高达63%和41%,远远将易见股份甩在了背后。
主业并无关联,成长性也不如自身业务。既然如此,华侨城为什么要花大价钱敲开易见股份的大门?
文旅+网金
华侨城集团董事长段先念的股东致辞或许能够为这个问题提供一个答案。
“在支持文化+旅游+城镇化战略落地的同时,重点推进云南、海南等地区旅游+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破题,深度挖掘优质旅游资源。”
段先念口中的破题并非无的放矢。
近年来,华侨城业绩增长似乎陷入瓶颈,除了2016年净利润大增近50%,其自2012年起净利润颇有些止步不前的停滞感,每年的净利润增长率都在10%左右,在2015年更是下滑了2.8%。
这样稳定的增长率不能算差,但对于前些年习惯了年均20%净利润增长率大跨步前进的华侨城来说远远不够。
以文化旅游项目为资本,入局互联网金融,这是以段先念为首的华侨城高管定下的新战略。
据调查,华侨城在2016年通过渤海证券的增资扩股持有了渤海证券9.14%的股份,成为其第三大股东。通过子公司香港华侨城参与了西银租赁的设立,并投资了远致富海等产业基金。
易见股份也是华侨城对于互联网金融板块“放长线钓大鱼”计划中的一部分。
据易见股份方面透露,其正在与IBM联合研发区块链应用,向金融科技方向转型。“目前双方合作的‘易见区块应用系统’基本研发完成,具备商用条件,目前聚焦医药行业。”
金米表示,“易见股份的区块链系统本质是解决企业的现金流问题,将企业收款账期从T+180缩短到T+1甚至T+0,对于账期问题同样严重的旅游企业来说同样是具备商用条件的。”
与此同时,区块链作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炙手可热的新概念,对于上市公司华侨城来说也是提振股价、丰富概念题材的不错选择。
如此来看,华侨城40亿的敲门砖,是为了一个规划中的战略未来,而这个未来要多久才来,又能带回多少收益?目前还很难断言。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