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要做好农民 融创想做资本家 未来谁能称王称霸?

来源:存量地产观察    2018-06-20

在当前房地产调控进入深水区,行业普遍关注未来该往何处去的时点,盘点行业龙头动向无疑具有风向标的意义。今天笔者就想和大家一起来盘点一下万科和融创,作为行业龙头且非常有代表性的企业,各自在发展模式上做了哪些探索和前瞻性的布局?未来谁更有前途?

一、万科想做个好农民,立场正确步伐稳健,但霸主之位难保

笔者之前看过一句话,很是欣赏:“真正的英雄不是敢于为理想而死,而是为了理想可以屈辱的活着”。这句话我觉得形容现在的万科是最合适的了。笔者看了万科2017年年报,总体感觉就是万科现在很不容易。

开发商过去多年以来一直是被社会戴了有色眼镜来看待的,这两年在地产调控和金融去杠杆下生存尤为艰难,所以万科也是活得小心翼翼。为了能做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万科对政策的解读和剖析可谓煞费苦心,相当精准,将其自身战略定位从“城市配套服务商”进一步迭代升级为“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并且具体细化为四大角色:“美好生活场景师,实体经济生力军,创新探索试验田,和谐生态建设者”。

从这四大角色里面,笔者得出三大结论:

第一个结论,万科想做个好农民,通过这个标签希望能够为万科进一步发展谋求生存和发展空间,立场很正确。万科深刻懂得,房地产开发商如果不能从空手套白狼这一形象定位中走出来的话,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约束。所以万科主张“当好农民种好地”,靠真本事赚钱,靠双手劳动获取回报;反对赚快钱、赚“钱生钱”的“轻松钱”,强调自身的实业定位,坚定不移地走实体经济企业的道路。

第二个结论, 万科步伐稳健,整体经营策略安排吻合房地产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到,万科整体定位的战略逻辑是基于“房地产正从开发走向运营”这一战略判断来的,所以现在万科核心打造的就是基于开发到运营的全链条综合服务商,不管是现在主业开发业务,还是正在大力发展或尝试切入的租赁住房、物流、商业、冰雪运动、教育、养老等行业,以及正在探讨乡村振兴、文化艺术、健康、安全食品等领域。

第三个结论,未来万科的霸主地位保不住。这主要是基于三点原因:第一点,这可能会是万科的主动战略选择,第二点,目前万科霸主地位已经受到了碧桂园、恒大、融创的挑战,第三点,万科的战略布局相对来说是一种企业家思维,是用时间、精力、资源和能力来赚钱,赚的是辛苦钱,虽然稳健但是在房地产的资本时代或并购时代来临时,很容易被后来者超越,被降维攻击,这种发展就像是爬楼梯式的发展模式,第四点,要成为王霸,还是要有一些傲骨的,但笔者认为万科现在迎合政策太过。

二、融创正在通往资本家的道路上狂奔,初露王霸之象,但风险也极高

反观融创,笔者认为,单从经济逻辑来讲,如果不考虑外部政策环境和风险,融创模式是最有希望成为行业霸主的。

从融创这几年的发展就可以看出,融创把并购作为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这个模式是最匹配房地产格局深层演变的。

融创的并购,其实核心就是三大关键点:

第一,  善用高杠杆,低价买入。比如1000亿货值,如果按照并购模式,大概交易对价是200亿,这200亿又有80%通过基金或者并购贷款来获得资金,特别是加上分期付款,通过快周转模式来自我造血时候,该模式的杠杆可达到20-30倍,这是一种典型的资产兼并和资本运营手法,相比做农民,这个就有点像善于整合资源和资本的资本家,万科做农民是爬楼梯式的发展,而融创则是做资本家坐电梯式的发展。

第二,  通过自身运营能力,实现并购资本包修复和升值。融创基于自身强大的定位、运营、快周转和产品溢价能力,对于别人搞不动的资产包,通过自身专业能力,就能够业绩变凤凰,提升资产包价值。

第三,  快进快出,不断增厚股东利润,进一步放大杠杆。通过快周转模式,利润被很快的沉淀下来,增厚了股东利润,这反过来又为融创的高杠杆模式发展提供了支点,加大了杠杆长度,进而使得这一模式发展越来越快。

所以,分析完这个模式,大家有没有感觉跟黑石,跟铁狮门很像?铁狮门用不到5%的自有资金投入,但是能够获得40-50%的利润,而黑石则是典型的“买入-修复-卖出”模式,所以到现在,黑石成了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执牛耳者,市值是所有美国开发商市值的总和。

更关键的是,在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的今天,房地产的并购大潮具备内生的力量和必然性,同时,叠加政策调控和金融去杠杆,并购潮只会越来越强,能够熟悉资本运作模式的企业,才具备弯道超车,成为新的王霸的力量。

但是笔者认为,融创模式有其自身的风险,这个风险主要来自于政策,笔者对融创的评价就是其有点像江湖草原中的“平头哥”,敢于跟狮子、老虎、豹子叫板,但是缺乏觉悟,走得快但不一定走的久。

主要的表现就是,当国家大力倡导租购并举,大力发展租赁市场时,几乎所有龙头开发商都已经表态要进入租赁市场了,万科现在是租赁市场老大,碧桂园也表态要3年100万间,唯有融创一直以来特立独行,从没见过其提过发展租赁业务,在中国做生意,如果生意模式本身不能匹配政策要求,不能顺应政策导向,一方面可能会受到政策资源的限制,二个本身也集聚了发展的风险。

三、未来谁能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分析至此,笔者的观点已经很明显,要成为未来行业的领头羊,笔者认为需要在两个逻辑上都能够走通:

第一个,在经济逻辑上,顺应行业并购和资本运作大势,以资本思维而非产品思维来开展经营,实现坐电梯式的发展,重点强化资本运作的手段。

第二个,在政策逻辑上,既能顺应政策号召,为国家分忧,又能发挥自身企业影响力,通过实实在在的现实说法,做好表率,为房地产正名,扭转和澄清社会对房地产的偏见和不良印象,对政策不是一味迎合,而是能够带动行业企业跟政策双向沟通,为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合理定位做出贡献,一方面成为市场经济的坚定捍卫者,另一方面,又能帮助政府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实现政策和市场和谐发展,相互补位做出贡献。

这才是我心中伟大的企业,也是行业王者。

本文系迈点专栏作者授权转载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有争议,请及时反馈至邮箱:news@meadin.com。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全文
悠游网
酒店活动
图片资讯

Copyright C 2007-2025 www.yoyow.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08001035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