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018年7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显示,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上海价格下降,北京、广州和深圳价格分别上涨0.2%、0.6%和0.5%。31个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1.1%,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
在当前贸易战不断升级、政府持续推进去杠杆的市场背景下,房屋新开工面积、商品房销售等最新楼市数据却颇为乐观,如何解释这种现状?
七月的数据基本符合预期。结果反应出:1)整体市场需求仍然保持强劲;2)楼市政策的抑制效果显著,政府也将继续通过收紧信贷政策遏制房价上涨。其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长租公寓版块显现出较大增长潜力。在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下,“Build-to-rent“(建后出租),模式的长租公寓物业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正在大幅上升。这一板块预计将成为住宅市场热点,发展前景极为乐观。
小贴士:
Build-to-rent(建后出租),指的是大型机构开发完住宅项目后只租不卖的投资模式。广义的Build-to-rent包括长租公寓、服务式公寓、学生公寓等,投资者一般是大机构,普遍采取自持物业方式,以自主开发、改造和收购等形式获得公寓产权,再以“机构房东”的形式进行出租和管理,有效提高了租客和管理效率,在出租市场上同个人Buy-to-let(买房出租)形成竞争。Build-to-rent虽然包括多种业态,但目前主要爆发集中在长租公寓领域。
CBRE《2018年商业地产投资者意向调查》报告显示,投资者对于长租公寓的投资意向仅次于写字楼,房地产企业和发展商的投资意向尤为强烈。2017年以来投资者持续在主要城市寻觅具改造长租公寓潜力的项目机会,其中的典型案例包括盛熙地产收购上海格澜国际大酒店、静安开元大酒店和北京工体、顺义和方庄的三处物业。
7月楼市数据中的诸多指标显现回升态势,政府调控是否会继续加码?
在金融环境趋紧的背景下,金博士认为整体房价将继续保持稳定,住宅市场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录得小幅增长。
在土地市场内,广州等一线城市成交量进一步萎缩,热门区域土地出让价格下降甚至流拍,这背后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未来2-3年内房地产债务集中到期令诸多房企面临巨大资金压力。在去杠杆作用下,开发商对债务进行再融资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因此在土地市场上的态度也更趋保守。
CBRE《无界:2018中国投资市场》报告指出,随着国内房地产业逐渐由“开发+销售”转向“持有+经营”,地产与金融需要以新的方式无缝连接。资产证券化已迎来起飞的契机,并将推动商业地产投资进入新的高度。
贸易战的影响是否将主要集中在工业地产和写字楼市场?
以CBRE监测数据看,制造业以及相关的仓储物业市场受到的冲击或较为明显。实际上,早在贸易战影响产生之前,一些客户就已开始在寻找替代市场。目前来看,地处东南亚的越南最受青睐,贸易战成为了加快转移进程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