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润发布了《2021年酒店业展望及十大趋势》的前半部分解读,以“重构”为主题,从疫情、国际贸易及供应链角度的重构回顾2020年并展望2021年。认为疫情、贸易战这些错综复杂的市场驱动在新的一年仍将持续作用。在总体稳健的财年预算建议下,酒店又在经历着消费市场与内部管理的哪些重构,2021年又会有哪些趋势,下半篇分析。
爱恨交加的消费市场重构
受到2021年国际疫情形势不明朗,国际贸易可能呈先升后降的影响,2020年酒店消费市场的重构将在2021年内继续持续,呈现以下特征。
1.缓慢恢复的商务市场
疫情影响下,中国目前仍未放宽入境限制,考虑到全球疫苗的注射进度,澎润研究院认为,对于以外籍商务客源为主的市场以及以外企商务客源为重要组成的国际品牌酒店来讲,所受影响将在中短期内持续。但从长期来看,考虑到中国营商环境发展向好以及东盟贸易投资的增长,外籍客人有望持续恢复,但来源地比例将会有所变化。
从2020年酒店商务客源恢复来看,内资企业商务市场恢复明显好于外资企业,该类客源市场的出租率有望保持稳步增长,但考虑到新一年经济恢复期内企业预算的收紧,贡献的每间房收益将难以保证。
2.“内循环政策引导与疫情影响下”的旅游市场
目前受年初疫情反复的影响,再考虑到国内疫苗的接种进度,预计寒假甚至暑假亲子旅游跨省限制仍将持续,这将会对远途旅游目的地的旺季时长产生影响,预计该类地区的假期旺季将会缩短。
在跨省限制不开放的情况下,远途游、出境游客群转化,周边游以及城市休闲度假市场将继续火爆。
部分高消费能力的出境旅游客群转向国内游,人们对疫情防护的重视使得部分旅游者选择私家团、精致小团类产品。这些都将导致旅游产品向高端化、定制化发展,中高端产品引领增长。
通过2020年“丁真”、“西北游”等关键词宣传,西部地区旅游市场潜力将在2021年持续释放。
3.新模式下的会议及宴会市场
由于2021年初国内疫情的反复、以及寒冷天气使得病毒传播更加活跃,往年峰值的年初会议及宴会市场可能会“遇冷”,选择缩小规模或是延后举办。
2020年线上会议模式发展迅速,受此影响,预计酒店会议的规模以及数量可能会有缩减,中小型精品会议趋势显著。
受到疫情影响,婚宴需求堆积,在2020年下半年已显示出需求反弹,再加上目前疫情对年会市场的影响,部分需求可能延续至2021年上半年。但二线以下婚宴市场仍面临婚礼堂、社会餐饮等酒店外的强力竞争。
4.新兴崛起的本地市场
疫情使得部分酒店,尤其是位于城市中心及居住区附近的酒店开始积极探索本地市场,从消费支出恢复数据来看,一线及新一线城市酒店本地客源贡献恢复更加乐观,但对于部分市场来说,出租率和房价的恢复难以两全。
此外,由于政府非刚性、非重点开支的缩减,部分三线及以下城市酒店的政府类需求市场的预算需保持谨慎态度。
逆风而行的酒店管理重构
由于酒店开发期相对较长,在新增供给显著高于需求的大背景下,疫情期间新出现的销售形式等使得酒店内部也在发生重构。
客源重构:跨省限制使得酒店主动的本体探索以及本地客源休闲需求的本地化,使得酒店客源市场发生重构。
渠道重构:同程艺龙与快手合作,抖音增加订房跳转功能,疫情期直播的兴起,再加上场景化消费的需求使得酒店渠道向内容类电商拓展,兴起了KOL与KOC相结合的营销方式。并通过组建微信群,推出酒店自己的短视频账号,使客源进入到酒店的私域流量池。这些都对酒店提出了新的挑战,是酒店探索的新过程,不宜太过激进。
预售仍将继续:考虑到疫情的不确定性以及场景化消费的发展,预售、直播等销售形式仍会在2021年持续,但超低价客房将不会成为商品主流,取而代之的是提升酒店内综合消费的产品组合。
人力资源重构:出于服务质量的稳定性的要求,2020年缩编后的人力架构难以满足太过激进的预算增长,但考虑到疫情与市场的不确定性,盲目恢复到疫情前的人员配比也不现实,还是需要对员工进行一员多专的培训,以应对客流增长,同时根据酒店与市场恢复来调整岗位。
餐饮重构:在疫情期客房无法贡献收入的情况下,不少酒店开始重视餐饮,推出了早餐卡、外卖、房+餐预售等产品,在2021年,酒店可以利用上一年的尝试经验,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继续对酒店餐饮贡献潜力进行挖掘。
酒店业2021十大趋势
1.酒店资产支持计划产品在2021年将继续
国内基建类reits的稳步推进,为酒店reits的发展带来的曙光。此外受到疫情影响,一些酒店不良资产开始寻求出路。2020年期间,金茂、世茂等拥有众多酒店资产的公司也在积极进行资产支持计划产品的探索与发展,预计2021年内,该类产品的探索仍将持续。
2.品牌间的合作与整合将更频繁
国内酒店管理公司与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的合作优势在过去几年得到了印证,随着部分国际酒管公司更加轻资产化的尝试,预计品牌间的合作将更频繁。此外,酒店跨界的品牌合作在2021年也将继续进行,场景化的消费需求使得品牌的边界模糊化。
3.酒店投资预算明显审慎
2020年的黑天鹅事件使得酒店行业的脆弱性暴露出来,往后酒店投资行为将更加谨慎,更加强调投资回报。高端酒店的前期论证过程也将更加严谨,着重挖掘酒店的竞争优势,同时结合市场需求防止过度投资。
4.更多超中端品牌进入市场
出于投资回报考量,中端品牌明显更适应市场目前需要。但同时消费者追求个性化、特色化的消费需求,这也使得传统中端品牌很难满足该类需求。更多适应现下不同需求的,强调国潮、社交、健康等概念的超中端品牌将出现在市场上。
5.积压的供给在2021有明显入市
由于酒店往往需要3年及以上的建设期,因此新增供给入市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2020年上半年,部分酒店开业筹备受疫情影响延后至下半年开业,类似的积压的新增供给将在2021年陆续入市。
6.酒店餐饮业的模式创新开始浮现
前文提到,疫情使得酒店开始关注餐饮对收入的贡献度,也进行了一些系列的尝试,从中央厨房探索、外卖、菜品半成品的尝试,到放下身段,拥抱社区的畅想,使得酒店餐饮业在2021年将继续创新。
7.线上订房渠道更加多元化
随着场景化消费需求的增加以及短视频平台的跨界OTA的尝试,除直客通、微信订房、OTA等传统线上渠道外,渠道将更加多元化,类似小红书的内容类电商将会继续探索“种草到拔草”的消费闭环。渠道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都会更加激烈。
8.国际商务、国内政商务酒店市场产值增长不容乐观
考虑到疫情、国际贸易以及政府政策的影响,对国际商务、国内政务市场的增长不宜太过乐观,预计该类市场的恢复仍将滞后于其他市场。
9.城市群周边游仍将保持良好态势
前文谈到,远途及出境游的限制将会使城市群的休闲旅游需求继续在本地及周边得以释放,预计周边游市场仍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10.Trave To Local的酒店+社区需求大有可为
疫情后,不少城市酒店开始重视周边社区需求,本地化服务以及餐饮尝试仍在探索期与发展期,这也是对酒店传统经营思维的挑战,酒店有望借此机会实现客源的拓展,提升收益。
随着疫苗入市的利好消息,不少人士对2021充满期待,但国内疫情反复也使得不少人忧心忡忡。综合考虑,澎润仍建议以相对稳健的心态与措施来应对2021年的不确定性,关注市场发展,开拓思维,修炼酒店“内功”的同时抓住疫情后的新机遇。在此希望疫情阴霾早日散去,酒店业发展更进一步。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