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南京疫情在全国各地的不断扩散,旅游酒店行业又遭受了一次巨大的打击,进入暑期,酒店业本来期待暑期的出游高峰能给其带来更好的收益。但从7月20日0时至28日24时,南京禄口机场出现的相关疫情传播链条持续扩大,已造成全国多个城市的多人感染。德尔塔变异株病毒载量高、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而且转阴时间长。这给防疫工作增加了难度和时间长度。
在与全国不同城市的多位酒店同行交流中,得知很多酒店目前的客房出租率情况不容乐观,可说是悬崖式的下滑,有的酒店只有20%、30%的出租率。同样,在与不同城市的出租车师傅的聊天中,有的城市出租车的订单竟然下滑到50%。可以说,疫情影响的是一个生态系统,包括旅行、商务、交通、餐饮、娱乐等等。
回想去年疫情爆发时,旅游酒店业恢复的缓冲期达到了三个月,但也由于区域的不稳定性也造成了局部市场动荡,很多酒店去年的收益并不好。目前,从各地市政府对这次疫情爆发的防疫来看,由于“德尔塔变异株病毒”的特殊性,各地管控措施明显加强,这对旅游酒店业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对于本次疫情,我个人的观点还是延续去年的观点“最好的期待,最坏的打算”,乐观的看:如果疫区城市数据不断“清0”,一月之内就可实现恢复,但如果感染人群不断上升,那就会持续延长,对于疫情重点爆发城市,预计全面恢复可能要到十一后。
虽然旅游酒店业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但我们更要乐观的解决一个个当下问题、做好面对未来的一项项准备,“未知比已知更重要”,我们重要的开启未知的部分来应对。
1、打破边界与创新链接的能力
整个世界、社会、行业都是不断演化的,过去的时代,我们定义了过去酒店的样子,今天的时代变了,我们要定义未来酒店的样子。
当流动人口受到限制,客房空置率大大增加,酒店唯一的途径是本地客户的运营。由于客房空间产品的单一性,无法打破边界,造成空间价值浪费。客房产品创新的边界能力是制约其价值提升的重要障碍。酒店的空间运营、新零售场景的搭建显得更为重要。比如,随心公司的特色房合作业务、“携喜深睡房”的置换模式都可以去尝试,可以让酒店的客房产品进行升级。
2.重新定位,构建酒店企业的价值网,获取新能量
对于很多城市酒店而言,多数定位为会议、商务客源,而不是以本地化、社群化、内容化、价值观链主导的商业,所以,要加强本地化客源的吸引力以及链接力。对于那些不赚钱的酒店要重新定位、提升创新能力获取能量。能量怎么获取呢?比如地域性资源、艺术性资源、品牌价值性资源、供应性资源、其他行业企业资源等等进行重新构建,构建起新的价值网,做到共生化。
3.重组资源,优化配置、获取市场优势
强势的酒店集团不断构建自己的生态闭环获取优势,它们从营销、管理到产业链都更有竞争力。更多的单体酒店盈利能力偏弱,薪酬偏低,使得其缺乏竞争力。更多的单体酒店人力招聘及成本是其很大痛点,其实,更多的区域内酒店可以共享岗位,关键是区域内酒店能否达成共识,能否构建新的闭环;另外,第三方人力资源平台能否更高效的链接酒店、匹配人力资源显得更为重要。酒店是单项产品的经营,能否变成生态性经营也是很大的挑战。对于单体及中小型酒店连锁而言,数字化能力显得更为重要,通往数据分析与决策之路也迫在眉睫。
面对疫情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酒店业面临的是一场“未知战”和“认知战”,也是一场“持久战”,“既要活在当下,更要赢在未来”。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