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近日,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引发关注,文件提出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在文化和旅游法方面,文件明确提出: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实施乡村休闲旅游提升计划。支持农民直接经营或参与经营的乡村民宿、农家乐特色村(点)发展。
解读:
为什么乡村振兴被提上如此重要的位置?
对于中国而言,广大农村一贯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农村既是中国传统凝聚力的重要载体,又是粮食安全之根本。尤其是在国际形势日趋多变,国际关系趋向割裂的大环境下,保障社会基层的稳定,保障传统文化精神的脉络通畅,保障事关生存的粮食不依赖进口,这或许是一个大国必须做出的战略选择。《中央一号文件》的出现,说明了做出这个选择的历史时间窗口已经到来。
酒旅业应当如何拥抱乡村振兴?
有专家观点显示,中国未来的农业生产不会效仿美国的高度依赖机械化、高耗能的超大规模种植和生产模式。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相信中国的农业升级建设将会更加灵动精准,在追求高效的同时更加注重低碳环保。因为毕竟,对于实现碳中和,中国向世界做出了承诺。
同时,精准灵动的农业升级也可以更大限度的保存中国传统的农村建制、集体主义凝聚力和传统价值观传承。在纷乱聒噪的国际文化环境之下,只要农村能够生生不息的传承并输出我们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中华民族的文化趋向就不会跑偏。
当然,要实现这种传承,就需要有更多的人留在农村,建设农村,经营农村,从而把农村从相对于城市的欠发达性扭转为一种更和谐、更幸福、更舒适、更充满希望的存在。想达成这个目标,光靠升级耕种水平是不够的,所以便有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融合发展”这个关键词预示着对于旅游业的无限可能性,但是这个可能性的底线是“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如果解释一下,就是不能“非法侵占农田”和必须顾及“共同富裕”
在这里,相对大的资本持有者,或许可以聚焦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这个概念。这类示范园应该具备几个要素:用于农业生产且具有旅游体验内容的高质量农田、具有功能性和观览性双重功能的农产品深加工、具有特色的休闲旅游设施(民宿或酒店)。对于小规模的投资者而言,则需要审慎的寻求靠近那些具有一定规模的由大资本带头的融合发展集群,以免因为误读政策而蒙受损失,或是因为项目缺乏可持续性和吸引力而承受失败。
然而无论是大资本投入还是小资本跟投,只有长期主义为先、可持续性为重的设计、规划和执行才是成功的关键,全行业或许都应该避免再重蹈前几年文旅热、民宿热的覆辙,众多的失败案例有力的证明,这个时代已经不是可以跟风赚快钱的时代,最终能够存活下来并实现盈利的项目,必须具备饱满过硬的功能性内容、独具特色的服务、以及令人沉浸且能发生普遍共鸣的生活方式意义内容。然而,如果投资者心怀强烈的短期主义倾向,这些内容都很难做扎实。
对于酒店人和文旅人来说,如何把先进的经验和长期的专业积累以符合农村项目现实情况的方式实现注入和融合,或许是这些专业人才是否能够获得这方面成功的关键。笔者认为,在这里,所谓降维打击的心态不可取,因地制宜加匠人精神为最佳。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