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范围内参与旅游的群体不断扩大, 旅游消费已然成为全球民众的重要生活方式,以下是旅游行业分析。
数据来源:报告网
根据旅游行业分析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达57251亿元,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国内旅游人次及旅游收入大幅下滑,2020年中国国内旅游收入为22286亿元。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旅游总收入为2.37亿元,市场有所回暖,但相较于疫情前仍有差距。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就旅游人次结构而言,城镇居民相对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较高,且对于旅游的需求的认可程度更高,所以我国国内旅游人次中主要以城镇居民为主,根据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中城镇居民占比旅游总人次的71.92%,对比2020年总人次占比有小幅度上升。旅游中介的附加服务越来越突出。随着顾客越来越挑剔,竞争越来越激烈,各旅游中介机构为争夺顾客,提升品牌的竞争力,在为顾客服务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服务的附加作用。
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已经进入旅游消费第三阶段;该阶段人们的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多样化,目的地选择更在乎环境的优雅和设施的品位,停留时间大大增加 。“中产阶层的消费行为从以前出境注重‘买、买、买’发展至今,他们注重旅游的‘体验感’。旅游产品的‘性价比’、旅途中的‘深度体验’以及整个旅行制造的‘难忘回忆’是这个人群目前在旅游消费中最看重的三个方面。2021年我国国内和出境旅游中,家庭旅游的比例已达50%-60%,游客满意度也达到了75分以上。伴随家庭旅游消费市场持续扩容,消费者对高品质和高性价比旅游产品的需求将更加明显。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大小则是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观察的重要指标。中国旅游业综合贡献占GDP总量稳中有升,一方面反映出中国旅游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并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旅游业为内需拉动经济提供动力。但未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消费主体和消费观念观念的改变,旅游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广阔可观。预测,至2025年,国内旅游人数将突破83亿人次,旅游收入接近10万亿元。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网站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